脩省齋詩

· 吳當
孰去孰存,惟日內省。 百鏬勿遺,靡伺靡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脩省(xiū xǐng):修習省察,指修身反省。
  • 孰去孰存:哪個應該捨棄,哪個應該保留。
  • 日內省:每天進行自我反省。
  • 百鏬(bǎi xià):指各種漏洞或缺點。
  • 靡伺靡騁:不等待,不奔走。靡,不;伺,等待;騁,奔走。

翻譯

哪個應該捨棄,哪個應該保留,唯有每天進行自我反省。 不要留下任何漏洞或缺點,不等待,不奔走。

賞析

這首詩強調了日常自我反省的重要性,以及在修身過程中不留任何瑕疵的態度。通過「孰去孰存」和「日內省」的對比,詩人表達了通過不斷反省來決定行爲取捨的智慧。而「百鏬勿遺,靡伺靡騁」則進一步強調了在修身過程中要徹底,不留遺憾,不拖延,不猶豫。整體上,這首詩簡潔而深刻,體現了詩人對於個人修養的嚴謹態度和追求完美的精神。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