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即事

· 宋無
玉壘開方面,金湯控上游。 連營驃騎宅,重柝雁行樓。 彊弩虛空發,飛橋日夜浮。 煙生烽燧地,草死虎狼秋。 此處兵威震,當時國步憂。 六年襄郡守,三策藎臣謀。 大將深圍陷,長江萬里休。 兩淮先按堵,孤注獨橫籌。 破竹才乘勢,聞風已置郵。 乾坤機軸轉,海嶽版圖收。 春變山堂柳,波通汴水鷗。 平坡南下馬,遠渡北來舟。 無復瓊花夢,猶餘芍藥愁。 塵埃何豎子,還擁黑貂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壘:指堅固的城牆。
  • 金湯:比喻堅固的防禦。
  • 驃騎:古代將軍的名號,此處指軍營。
  • 重柝:指軍營中的警戒設施。
  • 雁行樓:排列整齊的樓閣,比喻軍隊的行列。
  • 彊弩:強弓。
  • 飛橋:浮橋,可以移動的橋樑。
  • 烽燧: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
  • 國步:國家的命運。
  • 襄郡:地名,今湖北襄陽。
  • 藎臣:忠臣。
  • 深圍:重重包圍。
  • 按堵:安居,安定。
  • 孤注:孤注一擲,比喻最後的努力。
  • 橫籌:橫渡,此處指策劃戰略。
  • 破竹:比喻形勢順利,不可阻擋。
  • 聞風:聽到消息。
  • 置郵:設置驛站。
  • 乾坤:天地。
  • 機軸:比喻國家的中心或關鍵。
  • 海嶽:山河,國土。
  • 版圖:國家的領土。
  • 山堂:山中的房屋。
  • 汴水:河流名,流經河南。
  • 瓊花:美麗的花朵,比喻美好的事物。
  • 芍藥:一種花卉,此處指憂愁。
  • 塵埃:比喻世俗的紛擾。
  • 豎子:小子,輕蔑的稱呼。
  • 黑貂裘:黑色的貂皮大衣,象徵富貴。

翻譯

堅固的城牆展開了防禦的面貌,堅固的防禦控制了上游的戰略要地。軍營連綿,警戒設施重重,樓閣排列整齊如雁行。強弓虛發,浮橋日夜漂浮。煙火從烽燧地升起,草木凋零,虎狼出沒的秋天。這裏的兵威震懾四方,但國家的命運卻令人憂慮。六年來守衛襄郡,忠臣們提出了三個策略。大將被重重包圍,長江萬里似乎也停止了流動。兩淮地區先安定下來,孤注一擲的策劃戰略。形勢如破竹般順利,消息傳來已設置驛站。天地間的關鍵轉動,山河國土的版圖被收回。春天山堂的柳樹變化,汴水的鷗鳥自由飛翔。平坡南下,馬匹行走,遠渡北來的船隻。不再有瓊花的夢想,只剩下芍藥般的憂愁。塵埃中的小子,還穿着黑色的貂皮大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揚州的軍事防禦和國家的憂慮,通過對城牆、軍營、烽燧等軍事設施的描寫,展現了當時的緊張局勢。詩中「玉壘」、「金湯」等詞語形象地表達了防禦的堅固,而「彊弩」、「飛橋」則進一步以具體的軍事裝備來加強這種印象。後半部分轉向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忠臣策略的提及,反映了詩人對時局的深刻關注。結尾處的「瓊花夢」與「芍藥愁」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懷念和對現實困境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

宋無

元平江路人,字子虛。世祖至元末,舉茂才,以奉親辭。工詩。比對精切,造詣新奇。有《翠寒集》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