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翰苑所知
多士當文治,明良際盛時。
騷壇先佩印,策陣已搴旗。
西極蹄千里,南溟翼四垂。
疾雷天地破,崩嶽鬼神移。
學過《三都賦》,神超七步詩。
陰何須大賞,鮑謝只平欺。
尺璧光難掩,華鐘響發遲。
人遊丹桂窟,鳳噦碧梧枝。
漢室方虛席,枚皋復擅詞。
數承恩詔見,趨赴重官儀。
黃閣登清要,蒼生息舊疲。
星辰侵履舄,桃李傍階墀。
珂里豪家逐,銅駝樂部隨。
行歌金騕嫋,醉舞玉參差。
杜曲花偏滿,蓬壺酒不辭。
弓開射熊館,劍倚化龍陂。
秀彥居同採,軒車出共馳。
侯門相雜遝,寒素獨籲嘻。
塵榻應容下,仙舟可待追。
亦慚才莫逮,終負志難衰。
攀附羞蘿蔦,徬徨向路岐。
未酬題柱興,徒抱練絲悲。
幽谷音猶澀,鹽車力尚卑。
泥途淹騄駬,荊棘困黃鸝。
睍睆還求友,騰驤卻避羈。
愁吟長鋏伴,閒夢矮牀知。
縫掖今誰貴,乘桴任所之。
短章非善頌,聊以展吾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騷壇:指文學界。
- 搴旗:拔取敵人的旗幟,比喻取得勝利。
- 西極:西方極遠之地。
- 南溟:指南海。
- 陰何:陰暗和明亮,比喻好壞。
- 鮑謝:指鮑照和謝靈運,兩位著名的文學家。
- 尺璧:古代的一種玉器,比喻珍貴。
- 丹桂窟: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 鳳噦:鳳凰的鳴叫聲。
- 碧梧枝:綠色的梧桐樹枝,比喻高潔。
- 黃閣:指宰相的辦公地點。
- 珂里:指豪華的居所。
- 銅駝:古代的一種裝飾品,常用來比喻繁華。
- 金騕嫋:金色的駿馬。
- 玉參差:玉製的樂器,形狀參差不齊。
- 射熊館:古代的一種娛樂場所,用於射箭。
- 化龍陂:傳說中龍變化的地方。
- 秀彥:才智出衆的人。
- 軒車:古代的一種豪華馬車。
- 雜遝:雜亂無章。
- 寒素:指出身貧寒的人。
- 籲嘻:嘆息聲。
- 塵榻:指簡陋的牀榻。
- 仙舟:指神仙的船,比喻高遠。
- 蘿蔦:藤蔓植物,比喻依附。
- 路岐:岔路,比喻人生的選擇。
- 題柱:在柱子上題詩,比喻有才華。
- 練絲:指精細的絲線,比喻精細的工作。
- 幽谷:深谷,比喻隱居。
- 鹽車:運鹽的車,比喻辛苦。
- 騄駬:古代的一種駿馬。
- 黃鸝:一種鳥,比喻美好的聲音。
- 睍睆:形容鳥鳴聲。
- 騰驤:形容馬奔騰的樣子。
- 長鋏:長劍。
- 矮牀:低矮的牀,比喻簡陋。
- 縫掖:指縫製衣服。
- 乘桴:乘坐小船。
翻譯
在文學界,衆多才子正當文治之時,明君與良臣相遇於盛世。他們如同在戰場上拔旗奪勝,西至極遠之地,南至廣闊的南海。他們的才華如同疾雷破天,崩嶽移山,超越了《三都賦》和七步成詩的神速。他們的作品,無論是陰暗還是明亮,都無需大加讚賞,與鮑照和謝靈運相比,也只是平分秋色。他們的才華如同難以掩蓋的尺璧,聲音如同遲發的華鍾。他們遊走於文人聚集之地,如同鳳凰鳴叫於碧梧之上。漢室正虛位以待,像枚皋這樣的才子又擅於文辭。他們多次受到恩詔接見,舉止莊重,重官儀。他們登上宰相的辦公地點,爲百姓解除舊日的疲憊。星辰似乎都爲他們照亮了履舄,桃李樹旁是他們常去的階墀。在豪華的居所中,樂部隨行,他們行歌於金色的駿馬旁,醉舞於玉製的樂器間。杜曲的花園裏花開滿地,蓬壺的酒不辭而別。他們在射熊館拉開弓箭,劍倚在化龍陂。才智出衆的人們同居一地,共同馳騁。侯門中人來人往,雜亂無章,而出身貧寒的人則獨自嘆息。簡陋的牀榻上,他們應容得下,而高遠的仙舟則可待追尋。他們也慚愧自己的才華不及,但終不負志向難衰。他們攀附於藤蔓之上,徘徊於人生的岔路。未曾實現題柱的雄心,徒留練絲的悲傷。深谷中的聲音依舊生澀,運鹽的車上力尚卑微。泥途上,駿馬被淹沒,荊棘中,黃鸝被困。鳥鳴聲中還在尋求朋友,馬奔騰中卻避開羈絆。長劍伴着愁吟,簡陋的牀上知閒夢。如今誰還看重縫製衣服,乘坐小船任其所之。短章並非善頌,只是用來表達我的私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文學界的繁榮景象,以及才子們在盛世中的生活狀態。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現了才子們的才華橫溢和志向高遠。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於才華與志向的追求,以及對於現實生活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文學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