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顧二郡守聯句韻八首客中聊以自遣

· 江源
馬蹄南北又東西,滿路春風綠草齊。 濯足洞庭千里碧,振衣廬嶽萬山低。 廉夫不憚貪泉飲,好鳥生憎惡木棲。 我有龍泉時起舞,中宵應不爲聞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濯足:洗腳。
  • 洞庭:指洞庭湖,位於今湖南省北部。
  • 振衣:抖去衣上塵土,比喻高潔。
  • 廬嶽:指廬山,位於今江西省九江市。
  • 廉夫:廉潔的官員。
  • 貪泉:傳說中喝了會讓人變得貪婪的泉水。
  • 龍泉:寶劍名,這裏指寶劍。
  • 中宵:半夜。
  • 聞雞:聽到雞叫,指黎明時分。

翻譯

馬蹄聲踏遍南北東西,滿路春風中綠草如茵。 在洞庭湖邊洗腳,千里碧波盪漾;在廬山之巔抖去衣上塵土,萬山顯得低矮。 廉潔的官員不懼怕貪泉的傳說,而好鳥卻憎恨惡木上的棲息。 我手握龍泉寶劍時常起舞,半夜舞劍,不僅僅是爲了聽到雞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色和自我修養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廉潔自持、高潔不羣的追求。詩中「濯足洞庭」、「振衣廬嶽」等意象,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情懷。末句「我有龍泉時起舞,中宵應不爲聞雞」則透露出詩人不畏艱難、時刻準備奮發向前的精神風貌。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