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聯句韻奉答王世賞先生三首

· 江源
故人十年長別離,樹雲千里兩相思。 愁多仗酒休辭酒,性僻耽詩愛說詩。 哀柳秋高蟬抱葉,疏林風緊鵲爭枝。 人生見面即良會,只恐相期又過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聯句韻:依照前人詩的韻腳作詩。
  • 奉答:敬答,廻贈。
  • 性僻耽詩:性格偏愛沉溺於詩歌。
  • :沉溺,過分愛好。
  • 哀柳鞦高蟬抱葉:形容鞦天柳樹上的蟬緊緊抓住葉子,象征著離別的哀愁。
  • 疏林風緊鵲爭枝:在稀疏的樹林中,風很大,鵲鳥爭奪樹枝,比喻人們爭鬭的情景。

繙譯

故友十年未見,我們如同千裡之外的樹木和雲彩,彼此思唸。 憂愁時借酒消愁,但不要因此而停止飲酒;我性格偏愛沉溺於詩歌,喜歡談論詩。 鞦天的柳樹上,蟬緊緊抓住葉子,發出哀鳴;稀疏的樹林中,風很大,鵲鳥爭奪樹枝。 人生中,能夠相見就是美好的聚會,衹怕約定的相聚時間又錯過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久別故人的深切思唸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如“哀柳鞦高蟬抱葉”和“疏林風緊鵲爭枝”,巧妙地映射出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世事的觀察。詩人的性格特點“性僻耽詩愛說詩”也透露出他對詩歌的熱愛和執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