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長

秋夜長,明月光,露華洗天金氣涼。 寒蟲候雁兩何苦,聲逐西風來枕傍。 彷徨披衣坐夜深,丁東又聽搗衣砧。 殘燭熒熒更漏靜,無端萬事皆縈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露華:露水的美稱。
  • 金氣:秋氣。
  • 寒蟲:指蟋蟀等秋蟲。
  • 候雁:隨季節變化,定期遷徙的雁。
  • 彷徨:徘徊,心神不寧。
  • 丁東:形容搗衣聲。
  • 搗衣砧:古代洗衣時用來捶打衣服的石板。
  • 熒熒:形容燈光微弱而閃爍。
  • 更漏:古代計時用的漏壺,夜間憑漏刻傳更,故稱更漏。

翻譯

秋夜漫長,明亮的月光灑下,露水洗滌着天空,秋氣帶着涼意。 蟋蟀和候雁啊,你們爲何如此苦楚,聲音隨着西風飄到我的枕邊。 我心神不寧地披衣坐到深夜,又聽到遠處搗衣砧上丁東的聲音。 殘留的燭光微弱閃爍,更漏聲靜悄悄,無端地,許多事情都縈繞心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靜謐與淒涼。通過「明月光」、「露華洗天」等自然景象的描寫,營造出秋夜的清涼氛圍。詩中「寒蟲候雁」的哀鳴,以及「丁東」的搗衣聲,都增添了夜晚的孤寂與憂愁。最後,「殘燭熒熒更漏靜」一句,以燭光的微弱和更漏的靜謐,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無助和思緒的紛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秋夜的深刻感受。

朱誠泳

安徽鳳陽人。明宗室。號賓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孫。弘治元年襲封秦王。長安有魯齊書院,久廢,誠泳別易地建正學書院,又於其旁建小學,擇軍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詩。著有《經進小鳴集》。卒諡簡。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