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賞菊

· 江源
今日重陽始肅霜,客邊佳菊爲誰芳。 離騷經裏花曾落,靖節籬邊酒正香。 觀賞且酬賓主樂,清歌何用管絃長。 明年此會知誰在,勸飲須乾百十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肅霜:指秋霜,這裏形容秋天的寒意。
  • 離騷經:指《離騷》,是屈原的作品,這裏借指古代文學作品。
  • 靖節:指陶淵明,因其有「靖節先生」之稱,這裏借指陶淵明的隱逸生活。
  • 清歌:指清雅的歌聲。
  • 管絃:指樂器,這裏泛指音樂。
  • :同「幹」,指喝乾。

翻譯

今日重陽,秋意已深,寒霜初降,客居他鄉的佳菊爲誰而芳?在《離騷》的詩篇中,花兒曾凋落,而靖節先生籬笆旁的酒香正濃。賞花飲酒,賓主盡歡,清雅的歌聲無需長篇樂章。明年此時,不知誰還在此相聚,勸酒之際,應痛飲百十杯,一飲而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的景象,通過「肅霜」、「佳菊」等意象,傳達出秋天的寒意和菊花的芬芳。詩中提及《離騷》與陶淵明,展現了詩人對古典文學和隱逸生活的嚮往。結尾的「明年此會知誰在」透露出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而「勸飲須乾百十觴」則表達了對當下歡聚時光的珍惜。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