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春夏間民飢更甚老農述此

· 朱浙
年年簫鼓看划船,士女如雲白薴鮮。 不見青青河畔草,遺孩何處噪烏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乙巳: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具體對應公曆哪一年需要根據歷史年表查詢。
  • 簫鼓:古代樂器,這裏指伴隨着音樂的節日活動。
  • 划船:指端午節時的龍舟比賽。
  • 士女:指男女,特別是年輕的男女。
  • 白薴:白色的苧麻布,這裏指穿着白色衣服的人。
  • 青青:形容草色鮮綠。
  • 河畔:河邊。
  • 遺孩:指因饑荒而失去父母的孤兒。
  • 噪烏鳶:烏鴉和鳶鳥的叫聲,這裏象徵着飢餓和死亡。

翻譯

每年端午節,我都會去看龍舟比賽,那裏音樂悠揚,男女青年穿着白色的衣服,如同雲朵一般美麗。但是,我看不到河邊那片青翠的草地,因爲那些因饑荒而失去父母的孤兒,他們在哪裏,烏鴉和鳶鳥的叫聲又在何處響起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端午節的熱鬧與河畔孤兒的淒涼,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饑荒問題。詩中「年年簫鼓看划船,士女如雲白薴鮮」描繪了節日的熱鬧和人們的歡樂,而「不見青青河畔草,遺孩何處噪烏鳶」則突然轉向了河畔孤兒的悲慘景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注和對饑荒中孤兒的深切同情。

朱浙

明福建莆田人,字必東,號損巖。嘉靖二年進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羣臣必欲帝母昭聖皇太后,浙亦上疏力爭。帝怒,立捕至內廷,除名爲民。有《天馬山房遺稿》。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