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亭午:正午。
- 探春:尋春,尋訪春天。
- 迥:遠。
- 風物:風光景物。
- 登眺:登高遠望。
翻譯
新年的第二天,正午時分,天空沒有云彩。沒有事先約定,我拉着朋友去尋訪春天,唯恐錯過了時機。在寒冷的松林中,聽到松子落下的聲音,在偏遠的野外,很少見到人煙。風光景物讓人願意登高遠望,不要介意我們歸去得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新年伊始,詩人無約而同地與友人出遊山中的情景。詩中「亭午不雲時」一句,既點明瞭出遊的時間,又借天空的晴朗映襯出詩人心情的明朗。後文通過「鬆寒聞子落,野迥見人稀」的描寫,展現了山中的幽靜與自然的韻味,表達了詩人對自然風光的喜愛和留連忘返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隨性而遊、享受當下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