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放勳結茅茨,神禹卑宮室。
吁嗟古聖人,安居保終吉。
奈何秦漢來,萬邦困據拮。
山林窮斧斤,門戶罄丹漆。
阿房未及成,建章亦以畢。
雕鐫競淫巧,回首竟蕭瑟。
夜眠庸幾何,小軒取容膝。
睡美五更鐘,曉窗踏紅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放勛:指堯帝,名放勛。
- 茅茨:用茅草覆蓋的屋頂,形容簡陋的居所。
- 神禹:指大禹,因其治水有功,被尊稱爲神禹。
- 卑宮室:指宮殿簡樸,不追求奢華。
- 訏嗟:歎息聲。
- 據拮:形容睏苦艱難。
- 斧斤:斧頭,這裡指砍伐樹木。
- 罄:用盡。
- 丹漆:紅色的漆,用於裝飾。
- 阿房:指秦始皇的阿房宮。
- 建章:指漢武帝的建章宮。
- 雕鎸:雕刻。
- 婬巧:過分精巧而無益的工藝。
- 蕭瑟:形容景象淒涼。
- 庸幾何:平常的多少。
- 容膝:形容居所狹小,僅能容納雙膝。
- 睡美:睡得香甜。
- 五更鍾:古代夜間分爲五更,五更鍾指天將亮時的鍾聲。
- 踏紅日:形容早晨陽光照在腳上,如同踏著紅日。
繙譯
堯帝居住在簡陋的茅草屋中,大禹的宮殿也很樸素。 唉,古代的聖人們,能夠安居樂業,保持終身的吉祥。 可是自從秦漢以來,萬國都陷入了睏苦艱難之中。 山林被斧頭砍伐殆盡,門戶上的紅漆也用盡了。 阿房宮還沒建成,建章宮也已經完工。 人們競相雕刻精巧而無益的東西,廻首一看,一切都變得淒涼。 夜晚能安睡的時間有多少呢,小屋僅能容納雙膝。 睡得香甜直到五更鍾響,早晨陽光照在腳上,如同踏著紅日。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代聖人與秦漢以來社會狀況的對比,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奢華浪費的批判。詩中,“放勛”與“神禹”代表了古代聖人的簡樸與智慧,而“阿房”與“建章”則象征了秦漢時期的奢華與虛榮。詩人通過這種對比,強調了內心的平靜與滿足遠比外在的繁華更爲重要。最後幾句描繪了詩人簡樸而滿足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簡單生活的珍眡和對物質追求的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