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驛次沈提學先生題壁韻二首

· 江源
初春辭穗石,首夏過湘川。 離別剛三月,親知各一天。 林深多虎跡,地僻少人煙。 日落頻回首,鄉關何處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穗石:指廣州,因其地有穗石洞而得名。 湘川:即湘江,流經湖南。 親知:親近熟悉的人。

翻譯

初春時離開廣州,初夏時經過湘江。 離別已有三個月,親近的人各自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樹林深處常有老虎的蹤跡,地方偏僻人煙稀少。 日落時分頻頻回首,故鄉在何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離鄉背井,旅途中的孤獨與思鄉之情。詩中「林深多虎跡,地僻少人煙」生動地勾勒出了旅途的艱險與荒涼,而「日落頻回首,鄉關何處邊」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江源的詩歌才華。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