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公館

· 江源
借□湖南道,空堂坐二更。 忍聞租賦重,獨愛懸□清。 心□多縈絆,燈花半滅明。 詩成方就枕,聊以慰吾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借□:借用,此處可能指借用官職或地方。
  • 湖南道:明代的一個行政區劃,相當於現在的湖南省。
  • 空堂:空曠的廳堂。
  • 二更:古代夜晚分爲五更,二更大約是晚上九點到十一點。
  • 忍聞:忍心聽聞。
  • 租賦:稅收,指農民向官府繳納的稅。
  • 懸□:懸掛的,此處可能指懸掛的物品或景象。
  • 心□:心中的,此處可能指心中的思緒或憂慮。
  • 縈絆:纏繞,束縛。
  • 燈花:燈芯燃燒時產生的火花。
  • 半滅明:半明半暗,形容燈光微弱。
  • 聊以:姑且用來。
  • 慰吾情:安慰我的情感。

翻譯

借用湖南道的官職,坐在空曠的廳堂中直到深夜二更。 不忍聽聞農民沉重的租稅負擔,獨自欣賞懸掛的清雅景象。 心中思緒紛繁纏繞,燈火半明半暗。 詩作完成後,方纔躺下,姑且以此來安慰我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湖南道任職時的夜晚情景,通過對比農民沉重的租稅和懸掛的清雅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民生的關切和對清雅生活的嚮往。詩中的「忍聞租賦重」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而「獨愛懸□清」則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後,詩人通過創作詩歌來尋求心靈的慰藉,體現了詩歌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