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惟學南還

一年賓館空彈劍,九月燕京未授衣。 世路風塵悲旅鬢,春園花竹夢荊扉。 扁舟舊泛心常往,萬卷今開志豈違。 京國重來又三載,臨岐真恨不同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空彈劍:比喻空有抱負而無所施展。
  • 燕京:北京的古稱。
  • 授衣:古代九月製備冬衣,稱爲授衣。
  • 旅鬢:旅途中的白髮,指旅途勞頓。
  • 荊扉:用荊條編成的門,指簡陋的家園。
  • 扁舟:小船。
  • :漂浮。
  • 萬卷:形容書籍極多。
  • 臨岐:分別時的路口。

翻譯

在賓館裏度過的一年,我空有抱負卻無處施展,九月的燕京,我還沒有準備好冬衣。 世間的風塵讓我感嘆旅途的艱辛,春園裏的花竹讓我夢迴簡陋的家園。 我曾乘坐小船漂浮,那心情常常向往,如今萬卷書展開,我的志向豈能違背。 在京城重來已有三年,站在分別的路口,我真恨不能與你一同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南歸的羨慕與自己滯留京城的無奈。詩中,「空彈劍」與「未授衣」反映了作者在京城的困境與無奈,而「旅鬢」與「荊扉」則對比了旅途的艱辛與家園的溫馨。後兩句則展現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與對未來的堅定,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與對歸途的嚮往。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