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汝慶還關中二首

華岳雲臺萬里情,高秋落日眺秦城。 黃河一線通滄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嶽:即華山,五嶽之一。
  • 雲臺:在華山北峯。
  • 秦城:指關中地區。

翻譯

華山的雲臺蘊含着萬里的情思,在高遠的秋天夕陽西下時眺望關中城池。黃河宛如一條線連通着大海,自身就好像在仙人掌上行走。

賞析

這首詩意境壯闊而高遠。前兩句通過「華岳雲臺」「高秋落日」等景象營造出一種宏大而蒼涼的氛圍,表達出詩人對關中地區的深厚情感。後兩句的「黃河一線通滄海」極其形象地描繪出黃河奔流入海的畫面,展現出大自然的雄渾力量,「身在仙人掌上行」則增添了一種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讓人體會到詩人身處其中彷彿超凡脫俗般的獨特感受。整首詩把自然景觀與詩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