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伯華

· 佘翔
憶昨秋風別晉安,幾回離恨月中看。 豐城龍劍何時合,碧海鮫綃此夜寒。 逐客蕭條蘭作佩,故人潦倒鶡爲冠。 天涯多少相思夢,尺素無由託羽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晉安:地名,今福建省福州市。
  • 豐城龍劍:傳說中的寶劍,比喻珍貴的物品或人才。
  • 碧海鮫綃:鮫綃,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絲織品,此處指精美的絲織物。
  • 逐客:被貶謫的人。
  • 鶡爲冠:鶡,一種鳥,其羽毛可用來裝飾帽子。
  • 尺素:古代用以書寫的短箋,此處指書信。
  • 羽翰:指書信,因古代書信常以羽毛裝飾。

翻譯

回憶起去年秋風中與你分別在晉安,多少次在月下凝望,心中充滿了離別的愁恨。 那豐城的龍劍何時能再次相聚,今夜碧海中的鮫綃似乎也感到了寒冷。 被貶謫的我如今寂寞如蘭花,而你,我的故人,也顯得潦倒,以鶡鳥的羽毛爲冠。 天涯海角,有多少相思的夢境,卻無法將這滿腔的思念,寄託於書信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無法相見的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城龍劍」和「碧海鮫綃」等富有象徵意義的詞彙,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情感深度。通過對秋風、月色、龍劍、鮫綃等元素的描繪,詩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離愁別緒的畫卷,展現了被貶謫者的孤獨和對友人的深切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動容。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漢,號鳳台。嘉靖三十七年進士。任全椒知縣。與御史議事意見相左,即拂衣罷去,放遊山水以終。工詩,有《薜荔園詩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