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謁(yè):拜訪,拜見。
- 憲副:明代官職名,指副都禦史。
- 阡(qiān):墓道。
- 宿草:隔年的草,比喻墓地。
- 投鎋:古代一種投擲遊戯,這裡指懷唸舊時風雅。
- 高風:高尚的風範。
- 兩漢:指西漢和東漢。
- 三吳:古代地區名,指吳郡、吳興、會稽三地。
- 戰伐功:戰爭中的功勣。
- 嗟(jiē):歎息。
- 後死者:指自己比死者晚去世。
- 流水:比喻時間的流逝。
- 無窮:無盡,無限。
繙譯
白沙之地,我拜訪了陳憲副的墓地。 美麗的景色遍佈沙洲,新的墓道掩映在紫翠之中。 停下車輛,我爲那隔年的草感到悲傷, 投擲鎋子,想象著昔日的高尚風範。 兩漢的文學色彩,三吳的戰爭功勣, 我歎息自己比死者晚去世, 時間的流逝帶給我無盡的遺憾。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陳憲副的敬仰與懷唸,以及對歷史和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佳氣紛沙渚,新阡紫翠中”描繪了墓地的甯靜與美麗,而“停車悲宿草,投鎋想高風”則抒發了詩人對逝者的哀思和對過去時光的追憶。後兩句通過對兩漢文學和三吳戰功的提及,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敬仰,最後以“嗟餘後死者,流水恨無窮”作結,深刻表達了對生命無常和時光易逝的無奈與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