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生行
君不見少府忘年交禰衡,中郎倒屣迎王粲。坐間賓客盡傾倒,海內賢豪流英盼。
古人愛才今不如,薛生豈得無嗟嘆。昨來布衣見天子,日向長安乘款段。
公卿門前恥干謁,東歸把釣黃河岸。年少今看萬卷開,遠遊自負三山願。
丈夫有才須用世,未許終身隨草蔓。閒居好著子虛篇,行路長歌白石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少府:古代官名,這裏指東漢時期的文學家蔡邕。
- 禰衡:東漢末年的文學家,以才情著稱。
- 中郎:古代官名,這裏指蔡邕。
- 王粲:東漢末年的文學家,與蔡邕有深厚的交情。
- 干謁:拜訪求見。
- 子虛篇:指虛構的文章或作品,這裏可能指薛生的文學創作。
- 白石爛:指《詩經·衛風·淇奧》中的「白石爛兮,可以礪兮」,意指堅硬的白石,比喻堅貞不渝的品格。
翻譯
你難道沒聽說過蔡邕忘年之交禰衡,蔡邕倒屣歡迎王粲。在座的賓客都爲之傾倒,海內的賢豪都流露出敬仰的目光。 古人對才華的愛慕,現在的我們已不如從前,薛生怎能不爲此嘆息。昨天他以布衣身份見天子,日日向長安緩緩行進。 在公卿門前他恥於求見,東歸後在黃河岸邊垂釣。年少時已博覽萬卷書,遠遊時自負有遊歷三山的願望。 大丈夫有才應當用於世,不應許終身隨草木凋零。閒居時喜歡撰寫虛構的文章,行路時長歌《白石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代賢士的讚美和對薛生的期望,表達了作者對才華的珍視和對用世的渴望。詩中「古人愛才今不如」一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對才華重視程度下降的憂慮。同時,通過薛生的形象,展現了作者對有才華之人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使用,不應被埋沒。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才華和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