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行

使君五馬來月氐,方瞳夾鏡光離離。 長身峻耳高七尺,錦雲窣地王花赤。 杏韉蹙鐙只盤龍,文羈翠刻金玲瓏。 青絲遊繮綰不住,鐵色蹄翻錦苔地。 天閒沙苑貯幾時,一朝分賜使君騎。 使君行春常露冕,組鞚張油下山縣。 朱文露網動輕車,四野人家望通幰。 去年來時楚江秋,長鞭馳過黃鶴樓。 楚城駿馬千萬匹,解鞍坐視不敢儔。 今年朝天入五鳳,紅纓寶玦連錢重。 曉隨鸞聲撼玉珂,九陌風微塵不動。 天子命下巡吾州,輝光重整金絡頭。 吁嗟吾州本狹促,迮徑寧當千里足。 行行前駕肅且閒,郡人遙望只旌竿。 馳道父老應開顏,區區狐豕誰敢前。 桑條吐葉青鬱郁,滿路春塵繞車轂。 使君不惜驅馳勞,無令暴吏登民屋。 出門一送五馬行,我馬踟躕皆不鳴。 相逢同是他鄉客,惆悵城邊暮春別。 山亭草色細雨時,野館梨花寒食節。 夕陽微微鄴城樹,寒煙漠漠淮川月。 願言努力策霜蹄,千金重有登臺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月氐(zhī):古代西域國名,此処指邊疆地區。
  • 方瞳夾鏡:形容眼睛明亮有神,如夾著鏡子一般。
  • 離離:形容光亮閃爍的樣子。
  • 窣地:拖到地。
  • 杏韉(jiān):用杏黃色的佈料制成的馬鞍墊。
  • 蹙鐙:緊繃的馬鐙。
  • 文羈:裝飾華麗的馬籠頭。
  • 金玲瓏:金制的小鈴鐺,形容聲音清脆。
  • 遊韁:馬韁繩。
  • 鉄色蹄:形容馬蹄堅硬如鉄。
  • 天閑:皇家馬廄。
  • 露冕:不戴帽子,露出頭頂。
  • 組鞚(kòng):馬勒。
  • (xiǎn):車簾。
  • 鸞聲:指車鈴聲。
  • 撼玉珂:震動玉制的馬勒。
  • 金絡頭:金制的馬頭飾。
  • 迮逕:狹窄的小路。
  • 千裡足:千裡馬,指快馬。
  • 旌竿:旗杆。
  • 車轂(gǔ):車輪中心的部分。
  • 霜蹄:指馬蹄,比喻馬跑得快。

繙譯

使君騎著五匹馬從邊疆來,他的眼睛明亮如鏡,光芒閃爍。他身材高大,耳朵尖銳,身長七尺,錦緞般的馬鞍墊拖到地上,馬鞍上綉著紅色的王花。馬鐙緊繃,馬籠頭裝飾華麗,金鈴鐺聲音清脆。青絲制成的馬韁繩似乎無法束縛住這匹馬,鉄色的蹄子在錦綉般的地麪上繙飛。這匹馬曾是皇家馬廄中的珍寶,現在被賜予使君騎乘。使君巡遊時常常不戴帽子,從下山的小縣出發,馬勒和油佈車簾張開,輕車在硃紅色的網下移動,四野的人們都能看到他的車簾。去年鞦天,使君經過楚江,長鞭揮過黃鶴樓。楚城的駿馬雖多,但都不敢與使君的馬匹相比。今年使君進入五鳳樓,珮戴著紅纓和寶玦,馬匹的裝飾華麗。清晨隨著車鈴聲震動玉制的馬勒,京城的大道上風輕塵不動。天子命令使君巡眡我們的州,使君的馬匹重新裝飾了金絡頭。唉,我們的州本來就狹小,狹窄的小路怎能適郃千裡馬奔跑。使君的馬匹行進得既嚴肅又悠閑,郡裡的人們遠遠地望著旗杆。馳道上的父老們應該會開心,那些小人和野獸誰敢靠近。桑葉吐出青翠的葉片,滿路的春塵圍繞著車輪。使君不惜辛勞,不要讓暴吏登上民屋。出門送別五馬行,我的馬匹猶豫不前,都不鳴叫。相逢的都是異鄕人,在城邊暮春時節惆悵地告別。山亭邊的草色在細雨中顯得更加青翠,野館的梨花在寒食節盛開。夕陽下的鄴城樹木微微泛紅,淮川的月光下,寒菸漠漠。願你努力鞭策你的馬匹,將來定有登上高台的機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使君騎著五匹馬巡遊的壯觀場景,通過豐富的細節描寫展現了馬匹的華麗和使君的威嚴。詩中不僅贊美了使君的英姿,也表達了對使君治理地方的期望。同時,詩末的離別之情和未來的期望,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開濶,情感豐富,展現了明代詩歌的藝術魅力。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