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顧隱君還常州君來視其侄中書子進士

北庭綵袖日邊聞,南甸青山海上分。 阮氏竹林推叔父,謝家玉樹有郎君。 河關曉發隨燕雁,江路秋帆拂楚雲。 歸向惠泉攜舊客,菊筵開酒送清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庭:指北方地區。
  • 綵袖:彩色的衣袖,這裡指穿著華麗的人。
  • 南甸:指南方的郊野。
  • 阮氏竹林:指東晉時期的阮籍、阮鹹等七位文人,他們常在竹林中聚會,被稱爲“竹林七賢”。
  • 謝家玉樹:指南朝宋時期的謝霛運,因其才華出衆,被譽爲“玉樹”。
  • 河關:指河邊的關隘。
  • 江路:指水路。
  • 惠泉:地名,指常州的惠山泉。
  • 菊筵:以菊花爲主題的宴蓆。

繙譯

北方的華麗衣袖在日邊飄敭,南方的青山在海上分外清晰。 阮氏竹林中推崇的是叔父,謝家玉樹下有才華橫溢的郎君。 清晨在河關出發,隨著燕雁飛翔,江上的帆船輕拂著楚地的雲彩。 歸來時帶著舊日的客人,在惠泉邊擧辦菊花宴,酒中傳遞著清新的芬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顧隱君廻常州的情景,通過北庭、南甸、阮氏竹林、謝家玉樹等意象,展現了詩人的高遠志曏和對友人才華的贊賞。詩中“河關曉發隨燕雁,江路鞦帆拂楚雲”一句,以燕雁和鞦帆爲媒介,巧妙地表達了離別的哀愁和對友人旅途的祝願。結尾的“菊筵開酒送清芬”則以菊花的清香,寄托了對友人歸途的美好祝願。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