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鯨川四重午,歲月若飄風。詩書萬卷何事,白首課兒童。試把楚詞高詠,更取清尊細酌,醒醉竟誰同。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豐。
愧吾身,猶未脫,世塵中。還丹有訣誰悟,回首憶仙翁。我欲乘雲歸去,獨與山靈晤語,修道倘成功。笑謝醯雞甕,白日看長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鯨川:指大河,這裏比喻時間的流逝。
- 四重午:指端午節,一年中的第五個月,第五天。
- 飄風:疾風,比喻時間的迅速流逝。
- 楚詞:指楚國的詩歌,如屈原的《離騷》等。
- 清尊:清酒。
- 俯仰:低頭和擡頭,比喻時間的短暫。
- 還丹:道教中指煉製的長生不老藥。
- 醯雞甕:比喻狹小的世界或見識。
- 山靈:山中的神靈。
翻譯
在鯨川河畔度過第四個端午節,歲月如同疾風般迅速。我讀了無數的詩書,究竟爲了什麼,直到白髮蒼蒼還在教導兒童。試着高聲吟詠楚國的詩歌,再細細品味清酒,清醒或醉倒,又有誰能與我共享這份心境。低頭擡頭之間,一生就這樣過去了,我追求的是滿足而非豐盛。
我感到慚愧,自己仍未脫離塵世的束縛。回首想起那些懂得煉丹祕訣的仙翁,我想要乘雲歸去,獨自與山中的神靈對話,如果修道成功。我會笑着告別狹小的世界,在白日下仰望廣闊的天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和對世俗生活的超脫嚮往。通過對比詩書與白首課童的場景,突顯了作者對知識與智慧的追求,以及對簡樸生活的嚮往。詩中「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豐」一句,深刻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滿足感的理解。結尾處的「笑謝醯雞甕,白日看長空」則展現了作者對自由與廣闊天地的嚮往,體現了超脫塵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王旭的其他作品
- 《 大江東去離豫章舟泊吳城山下作 》 —— [ 元 ] 王旭
- 《 鹊桥仙 寿刘运使 》 —— [ 元 ] 王旭
- 《 木蘭花慢 · 壽碭山蔣令 》 —— [ 元 ] 王旭
- 《 踏莎行 · 雪中看梅花 》 —— [ 元 ] 王旭
- 《 臨江仙 · 爲子周兄壽 》 —— [ 元 ] 王旭
- 《 浪淘沙令 》 —— [ 元 ] 王旭
- 《 木蘭花慢 · 揚州壽紀子周 》 —— [ 元 ] 王旭
- 《 遊山林寺 》 —— [ 元 ]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