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雜興十二首

蟲壁話秋闌,西齋日已寒。 階鳴辭故葉,水擊跕飛翰。 路接千峯榭,潮通百丈灘。 葛仙無處覓,我欲問燒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秋闌(qiū lán):秋末。
  • 西齋(xī zhāi):西邊的書房或居室。
  • 辭故葉:離開舊葉。
  • 跕飛翰(dié fēi hàn):形容水鳥在水面上輕快地飛翔。
  • 千峯榭(qiān fēng xiè):建在衆多山峯間的亭臺。
  • 百丈灘(bǎi zhàng tān):形容灘塗寬廣,水流湍急。
  • 葛仙(gě xiān):指古代傳說中的仙人葛洪。
  • 燒丹(shāo dān):煉丹,古代道士煉製長生不老藥的一種方法。

翻譯

蟲兒在牆壁上低語,似乎在訴說着秋天的結束,西邊的書房裏,日光已經帶上了寒意。 臺階上,落葉被踩響,彷彿在告別;水面上,水鳥輕快地飛翔,被水波擊打着。 小路連接着衆多山峯間的亭臺,潮水涌向寬廣湍急的灘塗。 葛仙的蹤跡無處尋覓,我心中充滿了對煉丹之術的嚮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末的景色,通過蟲壁、落葉、水鳥等自然元素,傳達出季節的變遷和時光的流逝。詩中「千峯榭」與「百丈灘」的描繪,展現了壯闊的自然景觀,增強了詩的意境。結尾提及葛仙與燒丹,透露出對超脫塵世、追求長生不老的嚮往,體現了詩人對仙境的憧憬和對現實世界的超越思考。

方一夔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爲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