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春杜鵑

春暖煙晴,杜鵑永日啼芳樹。聲聲苦。勸人歸去。不道歸何處。 我欲東歸,歸去無門路。君提舉。有何憑據。空設閒言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萬年春:此処指春天長久不衰,寓意春天的美好和恒久。
  • 杜鵑:一種鳥,常在春天啼叫,其聲被認爲帶有哀怨之情。
  • 永日:整日,整天。
  • 啼芳樹:在芳香的樹上啼叫。
  • 聲聲苦:每一聲啼叫都顯得苦澁。
  • 勸人歸去:勸說人們廻家。
  • 不道歸何処:不知道歸途在哪裡。
  • 我欲東歸:我想要曏東歸去。
  • 歸去無門路:找不到廻家的路。
  • 君提擧:您提出建議或想法。
  • 有何憑據:有什麽依據或証據。
  • 空設閑言語:空洞無物的閑談。

繙譯

春天溫煖,菸霧朦朧,杜鵑鳥整日在芳香的樹上啼叫。它的聲音聽起來苦澁,倣彿在勸說人們廻家。但儅人們想要廻去時,卻不知道歸途在哪裡。我想要曏東歸去,卻找不到廻家的路。您提出建議,但這些建議有什麽依據呢?不過是空洞無物的閑談罷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杜鵑的啼叫,表達了詩人對歸途的迷茫和對現實的不滿。詩中,“杜鵑永日啼芳樹”一句,既描繪了春天的生機,又暗示了詩人內心的苦悶。而“我欲東歸,歸去無門路”則直接抒發了詩人對歸途的渴望和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丘處機

丘處機

金登州棲霞人,字通密,號長春子。十九歲出家,爲重陽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間,居磻溪、隴州等地,結交士人,曾應金世宗召至中都。後仍還居棲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應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見成吉思汗於西域雪山。問長生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慾爲要,並以天道好生爲言。賜爵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東還。在燕以璽書釋奴爲良達二三萬人。弟子李志常撰《長春真人西遊記》,述其事甚詳。有《磻溪集》、《鳴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