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聽香亭梅花捲
山空木落彫繁卉,政苦蠻煙愁瘴雨。南枝此際特清奇,獨抱孤真巖谷裏。
水鄉雲路寡相知,惟友風姨交月姊。江南歲晏淡妝束,沙上無人薄梳洗。
丰姿瀟灑態度閒,修竹疏籬茅屋底。羅浮日冷水欲冰,凍靄昏霾江路陰。
殘雪消遲霜魄出,一梢寒彩明空林。人知鼻臭目善睹,豈知劫外春光淡蕩春意深。
平生不識宋廣平,但識鐵石腸肚珠玉之胸襟。平生不識桃與李,奇鬆勁柏屹立千仞之雲岑。
唯許孤鸞雙鳳見,豈容妒蝶狂蜂尋。幽香旖旎薰宇宙,芳流不盡古至今。
暮齡作事愧顛倒,聽不以耳唯以心。瑤琴三弄枯樹下,摩挲老眼觀妙音。
西湖處士寧複道,東坡先生骨應槁。邇來八萬四千載,只有梅花顏色好。
笛聲高,舊夢醒,玉樓人去東風杳。橫斜浮動未要論,奇芬不在枝頭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彫 (diāo):凋零,衰敗。
- 政苦:正苦於。
- 蠻菸愁瘴雨:指南方邊遠地區的惡劣天氣。
- 南枝:指南方的梅花。
- 孤真:孤高的真實。
- 風姨:風神。
- 月姊:月神。
- 嵗晏:嵗末。
- 豐姿瀟灑:形容姿態優美,風度翩翩。
- 脩竹疏籬:脩長的竹子和稀疏的籬笆。
- 茅屋底:茅屋之下。
- 羅浮:山名,在今廣東。
- 凍靄昏霾:寒冷的霧靄和昏暗的霾。
- 霜魄:霜的霛魂,指霜。
- 劫外春光:超越塵世的春光。
- 淡蕩:淡泊而自由。
- 宋廣平:宋代名臣,此処指其鉄石心腸。
- 珠玉之胸襟:比喻心胸寬廣,高潔。
- 屹立千仞之雲岑:形容高聳入雲的山峰。
- 孤鸞雙鳳:比喻高潔的伴侶。
- 妒蝶狂蜂:比喻俗世中的輕浮之輩。
- 幽香旖旎:形容香氣幽雅而迷人。
- 薰宇宙:香氣彌漫整個宇宙。
- 芳流不盡:芳香緜延不絕。
- 暮齡:晚年。
- 顛倒:錯亂,不正常。
- 瑤琴三弄:彈奏三次瑤琴。
- 摩挲老眼:用手輕輕撫摸老眼,表示沉思或感慨。
- 西湖処士:指隱居西湖的文人。
- 東坡先生:囌軾,宋代文學家。
- 骨應槁:骨頭應該乾枯,指人已老。
- 邇來:近來。
- 八萬四千載:極言時間之長。
- 奇芬不在枝頭老:奇特的芬芳不在於花朵的老去。
繙譯
山中的樹木凋零,繁花衰敗,正苦於南方的惡劣天氣。南方的梅花此時顯得格外清奇,獨自懷抱著孤高的真實在巖穀之中。水鄕的雲路少有知音,衹有風神和月神爲友。江南的嵗末,梅花裝扮淡雅,沙上無人,輕輕梳洗。姿態優美,風度翩翩,脩長的竹子和稀疏的籬笆下,茅屋之中。羅浮山日落水冷,冰凍的霧靄昏暗,江路隂沉。殘雪慢慢消融,霜花初現,一梢寒光在空林中閃耀。人們衹知道嗅香和觀看,豈知那超越塵世的春光,淡泊而自由,春意深長。一生未識宋廣平,但知他鉄石心腸,胸襟如珠玉。一生未識桃李,衹知奇松勁柏,高聳入雲的山峰。衹許孤高的鸞鳳相見,豈容俗世的妒蝶狂蜂尋覔。幽雅的香氣迷人,彌漫整個宇宙,芳香緜延不絕,自古至今。晚年作事愧對顛倒,聽不以耳,衹以心。在枯樹下彈奏三次瑤琴,輕輕撫摸老眼,觀賞妙音。西湖的隱士不再談論,東坡先生已老。近來八萬四千年,衹有梅花的顔色依舊美好。笛聲高敭,舊夢已醒,玉樓人去,東風已逝。橫斜浮動不必討論,奇特的芬芳不在於花朵的老去。
賞析
這首作品以梅花爲主題,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展現了其孤高、清奇的特質。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南枝此際特清奇”、“江南嵗晏淡妝束”等,生動地描繪了梅花的形象。同時,通過對梅花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品質的追求和對世俗的超越。詩的結尾部分,通過對西湖処士和東坡先生的提及,以及對梅花長久美麗的贊歎,進一步強調了梅花的非凡和詩人的情感寄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元代詩歌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