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許士謙選壯丁有法二章

· 葉顒
烏臺憲史天下奇,姓氏久爲人所知。 風霜面目松柏操,鐵石腸肚冰玉肌。 羣凶肆虐幹天誅,潢池弄兵如小兒。 中原在處皆反側,擄攘豈獨東南陲。 寓兵於農古王制,憲史於此力主之。 羽書差兵以萬計,頃刻而集敢後期。 厲兵秣馬在此舉,指日要斬蚩尤旗。 廓平天宇清海嶽,獻俘授馘朝丹墀。 東州老翁頭雪白,拭目願見承平時。 南山有石踞如虎,攜歸我欲鐫公碑。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烏臺憲史:指在烏臺(御史臺的別稱)任職的憲史,即監察官員。
  • 風霜面目:形容面容堅毅,經受過風霜的考驗。
  • 松柏操:比喻堅貞不屈的品格。
  • 鐵石腸肚:形容心腸堅硬,不爲外物所動。
  • 冰玉肌:比喻肌膚如冰玉般清冷。
  • 羣凶肆虐:指惡人橫行霸道。
  • 幹天誅:觸犯天意,應受天罰。
  • 潢池弄兵:在淺水池中玩耍的兵器,比喻輕率用兵。
  • 反側:反叛,不安分。
  • 擄攘:掠奪和擾亂。
  • 東南陲:東南邊疆。
  • 寓兵於農:古代的一種軍事制度,使農民在農閒時接受軍事訓練,戰時可作爲士兵。
  • 羽書:古代傳遞軍令的文書。
  • 厲兵秣馬:磨利兵器,餵飽戰馬,指準備戰鬥。
  • 蚩尤旗:古代傳說中的戰神蚩尤的旗幟,這裏指代敵人的旗幟。
  • 廓平天宇:平定天下。
  • 獻俘授馘:獻上俘虜和割下的敵人的耳朵,古代戰後的一種儀式。
  • 朝丹墀:古代宮殿前的紅色臺階,這裏指朝廷。
  • 承平時:和平時期。
  • 南山有石踞如虎:南山上有塊石頭,形狀像蹲着的虎。
  • 鐫公碑:刻寫公的碑文,這裏指爲烏臺憲史立碑。

翻譯

烏臺的憲史是天下間的奇才,他的名聲早已爲人所熟知。他的面容堅毅如經風霜,品格堅貞如松柏,心腸堅硬如鐵石,肌膚清冷如冰玉。惡人橫行霸道,觸犯天意應受懲罰,他們在淺水池中輕率用兵,如同小兒遊戲。中原各地都有反叛不安分的人,掠奪和擾亂不僅限於東南邊疆。憲史主張實行古代的寓兵於農制度,通過羽書迅速徵召了數以萬計的士兵,他們迅速集結,不敢有絲毫遲延。這次厲兵秣馬,是爲了指日可待地斬下敵人的旗幟。平定天下,清除了海嶽之間的混亂,獻上俘虜和敵人的耳朵,朝見朝廷。東州的老翁頭髮雪白,他拭目以待,希望能見到和平時期。南山上有塊石頭,形狀像蹲着的虎,我想要帶回去,爲烏臺憲史刻寫碑文。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烏臺憲史的英勇與智慧,以及他對國家和平的貢獻。詩中通過對比憲史的堅毅品格與羣兇的肆虐行爲,突出了憲史的正義與力量。同時,詩中對寓兵於農制度的推崇,反映了作者對國家安定與民衆福祉的深切關懷。結尾處的南山石虎與鐫碑的願望,則是對憲史功績的永恆紀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和平與正義的嚮往。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