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歌爲王子中賦

王郎不知何許人,一舟橫泛江之濱。 風清月霽未肯出,滄洲獨與天爲鄰。 洞庭煙水兩寂寞,十年不見君山春。 北風三日雪大作,掛席張帆以爲樂。 手中鐵笛吹紫凰,身上?衣如白鶴。 拍浮滿載百壺酒,奚足篷窗供獨酌。 剡中隱者毋相疑,乃與戴老同襟期。 更闌酒盡雪未止,趣棹欲返猶遲遲。 今夕何夕此乘興,千載未必無人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掛席張帆:掛起席子,張開帆,指乘船出行。
  • 鐵笛:鐵製的笛子,常用於形容笛聲清脆。
  • ?衣:古代一種寬大的衣服,此處形容衣服飄逸。
  • 拍浮:形容飲酒時的動作,拍打着水面。
  • 奚足:何足,哪裏足夠。
  • 剡中:地名,今浙江嵊州一帶。
  • 戴老:指戴逵,東晉時期的隱士。
  • 襟期:抱負,志向。
  • 趣棹:催促船隻,意指急忙啓程。

翻譯

王郎不知是哪裏人,一葉小舟在江邊漂流。 風清月明之時不願外出,獨自在滄洲與天爲伴。 洞庭湖的煙水顯得孤寂,已有十年未見君山的春色。 北風呼嘯,大雪連下三天,他卻掛起席子,張開帆,以此爲樂。 手中鐵笛吹奏,聲音清脆如紫凰鳴叫,身上的衣服飄逸如白鶴。 拍打着水面,滿載百壺美酒,哪裏足夠只在船艙中獨自品嚐。 剡中的隱士不必懷疑,他與戴逵有着相同的志向。 夜深了,酒也喝完了,雪還未停,急忙催促船隻啓程,卻又遲遲不願離去。 今夜是何夜,此行只爲乘興,千年之後也未必無人知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在雪中的生活情景,通過「掛席張帆」、「鐵笛吹紫凰」等生動細節,展現了隱士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和藝術情懷。詩中「風清月霽未肯出,滄洲獨與天爲鄰」表達了隱士對自然的熱愛和與世無爭的心境。結尾「今夕何夕此乘興,千載未必無人知」則透露出隱士對後世知音的期待,體現了其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潔情懷。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