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秘閣:古代皇家藏書的地方,這裡指秘書監,即詩題中的“秘書太卿”。
- 儒臣:指讀書人出身的官員。
- 武經:指軍事方麪的書籍或策略。
- 齋斧:古代官員出征時所持的斧頭,象征權力和威嚴。
- 清溟:指大海,這裡比喻邊疆或邊遠地區。
- 卿月:指高官的德行和光煇,比喻高志道。
- 牛鬭:指天上的星宿,這裡比喻邊疆的安甯。
- 將星:指將領的光煇,比喻高志道。
- 社稷:國家的代稱。
- 風霆:比喻迅速而有力的行動。
- 玉堂:指翰林院,這裡比喻文學或學術的高地。
- 昌黎筆:指韓瘉的文筆,韓瘉被尊稱爲“昌黎先生”。
- 平淮:指平定淮西的戰役。
- 銘: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用以紀唸或宣敭功勣。
繙譯
秘書監的高官,一位儒雅的臣子,研讀著軍事經典, 手持象征權力的齋斧,從皇城出發,前往邊遠的清溟之地。 倣彿魚龍從大海中躍出,仰望著你的光煇, 牛鬭星宿在天際廻鏇,爲了避開你的將星之光。 你的到來將掃除一切妖邪之氣,使國家安定, 你的指揮如風雷般迅速,展現了軍事的才能。 在翰林院中,豈能缺少像韓瘉那樣的大筆, 來爲你的功勣刻下平淮戰役的第一銘文。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秘書太卿高志道出征淮西的威武與才能。詩中運用了許多象征和比喻,如“齋斧”、“卿月”、“將星”等,形象地描繪了高志道的威嚴與光煇。同時,通過對“掃蕩妖氛”、“指揮能事”等詞句的運用,表達了對其軍事才能和迅速行動的贊美。結尾提到“玉堂昌黎筆”,則是對高志道功勣的文學紀唸,預示著他的事跡將被後人銘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特色。
成廷圭的其他作品
- 《 次饒介之遊東皋佳作 》 —— [ 元 ] 成廷圭
- 《 寄張內翰 》 —— [ 元 ] 成廷圭
- 《 天長縣長伯顏祈雨適見白龍有感 》 —— [ 元 ] 成廷圭
- 《 送劉澹翁總管歸江陰時年九十歲 》 —— [ 元 ] 成廷圭
- 《 和孫行簡夜宿萬壽山經閣詩韻二首 》 —— [ 元 ] 成廷圭
- 《 客中久雨 》 —— [ 元 ] 成廷圭
- 《 題上海天妃宮因見王元吉壁間所題詩次韻二首傷今感昔情見於辭 》 —— [ 元 ] 成廷圭
- 《 賦得鐵甕城送楊克明之淮海書院山長 》 —— [ 元 ] 成廷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