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客住 · 修道

四元遇。過華山、共臨秦地,詠歌談笑,暗闡重陽佳趣。無爲自令人化,有幸天使,官磨相間阻。東連海上,奮三公高義,大開門戶。教行普。 嘆我離羣,忘形慵舉。內省無愆,外患何憂何懼。三光盛衰,交變萬化,恩害相生天地數。留身且住。待青霄得志,坦然行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四元遇:指在四個重要時刻或地點相遇。
  • 華山:中國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
  • 秦地:指古代秦國所在地,即今天的陝西省一帶。
  • 重陽佳趣:重陽節的美好樂趣,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有登高、賞菊等習俗。
  • 無爲自令人化:指不刻意作爲,自然能感化人心。
  • 有幸天使:幸運地得到天意的幫助。
  • 官磨相間阻:指官場上的磨難和阻礙。
  • 東連海上:向東連接到海邊。
  • 奮三公高義:指發揚三位公卿的高尚義氣。
  • 大開門戶:廣泛接納,不設限制。
  • 教行普:指教義廣泛傳播。
  • 忘形慵舉:忘我而懶於行動。
  • 內省無愆:內心反省,沒有過失。
  • 外患何憂何懼:對外部的困難和危險無所畏懼。
  • 三光盛衰:指日、月、星的光輝變化。
  • 交變萬化:相互變化,無窮無盡。
  • 恩害相生天地數:恩惠與傷害相互依存,是天地間的規律。
  • 青霄得志:在天空高處實現志向。
  • 坦然行步:從容不迫地行走。

翻譯

在四個重要的時刻或地點相遇,我們一同經過華山,來到秦地,一起唱歌談笑,暗中體會重陽節的美好樂趣。不刻意作爲,自然能感化人心,幸運地得到天意的幫助,儘管官場上有磨難和阻礙。向東連接到海邊,發揚三位公卿的高尚義氣,廣泛接納,不設限制。教義廣泛傳播。

我感嘆自己離羣索居,忘我而懶於行動。內心反省,沒有過失,對外部的困難和危險無所畏懼。日、月、星的光輝變化,相互變化,無窮無盡,恩惠與傷害相互依存,是天地間的規律。我選擇留下來,等待在天空高處實現志向,從容不迫地行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修道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和對未來的展望。通過描述與志同道合者在華山和秦地的相聚,表達了作者對重陽節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無爲而治理念的推崇。詩中「無爲自令人化」和「有幸天使」等句,體現了作者對天意的信賴和對官場阻礙的淡然。後文提到「教行普」和「內省無愆」,展現了作者對教義傳播的重視和對自己內心的嚴格要求。最後,作者表達了對未來的樂觀態度,期待在實現志向時能坦然面對一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修道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堅定信念。

丘處機

丘處機

金登州棲霞人,字通密,號長春子。十九歲出家,爲重陽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間,居磻溪、隴州等地,結交士人,曾應金世宗召至中都。後仍還居棲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應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見成吉思汗於西域雪山。問長生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慾爲要,並以天道好生爲言。賜爵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東還。在燕以璽書釋奴爲良達二三萬人。弟子李志常撰《長春真人西遊記》,述其事甚詳。有《磻溪集》、《鳴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