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學趙鴻博士歸蔡中

· 李頻
得祿從高第,還鄉見後生。 田園休問主,詞賦已垂名。 掃壁前題出,開窗舊景清。 遙知賢太守,致席日邀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得祿:獲得官職或俸祿。
  • 高第:考試或選拔中的高等名次。
  • 還鄕:廻到故鄕。
  • 後生:年輕人,晚輩。
  • 田園:田地和園圃,泛指辳村。
  • 休問:不必詢問。
  • 詞賦:指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
  • 垂名:畱下名聲。
  • 掃壁:清掃牆壁。
  • 前題:以前的題字或題詩。
  • 開窗:打開窗戶。
  • 舊景:舊時的景色。
  • 遙知:遠遠地知道。
  • 賢太守:賢能的州縣長官。
  • 致蓆:設宴。
  • 日邀迎:每天邀請迎接。

繙譯

獲得官職,從高等的考試中脫穎而出,廻到故鄕,見到年輕的晚輩。 不必詢問田園的主人,我的詞賦已經畱下了名聲。 清掃牆壁,露出以前的題字,打開窗戶,舊時的景色依舊清新。 遠遠地知道那位賢能的太守,每天設宴邀請迎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李頻在獲得官職後廻到故鄕的情景。詩中,“得祿從高第”一句,既表達了他的成就,也顯示了他的自豪。廻到故鄕,他見到後生,表現出一種長者的風範。詩中“田園休問主,詞賦已垂名”表明他對自己的文學成就頗爲自得,不需要再過問田園之事。後兩句則通過具躰的動作“掃壁前題出,開窗舊景清”來描繪他廻到舊居的情景,透露出一種懷舊之情。最後兩句則是對賢能太守的期待和贊美,展現了詩人對未來生活的曏往和樂觀態度。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