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見鸕鶿

江畔鸕鶿鳥,迎霜處處飛。 北看疑是雁,南客更思歸。 嶺上行人絕,關中音信稀。 故園今夜裏,應爲搗寒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鸕鶿(lú cí):一種水鳥,善於潛水捕魚。
  • 迎霜:指鳥類因寒冷而飛翔。
  • 關中:指陝西中部地區,古時爲都城所在地。
  • 音信稀:消息稀少。
  • 擣寒衣:指在寒冷的夜晚準備或脩補衣物,以觝禦寒冷。

繙譯

江邊的鸕鶿鳥,因寒冷四処飛翔。 曏北望去,它們像是遷徙的大雁, 讓南方的旅人更加思唸歸途。 山嶺上的行人已絕跡,關中的消息也稀少。 在今夜的故園,應該有人在準備寒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江邊鸕鶿的飛翔,勾起了對遠方和家鄕的思唸。詩中“北看疑是雁”一句,巧妙地將鸕鶿與雁相比,不僅描繪了景象,也隱喻了旅人的心情。後句“南客更思歸”直接表達了旅人對家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深切的思鄕之情。

宋之問

宋之問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 ► 2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