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皇甫郎中拜諭德兼集賢學士

· 李端
爲郎三載後,寵命一朝新。 望苑遷詞客,儒林拜丈人。 鶯飛綺閣曙,柳拂畫堂春。 幾日調金鼎,諸君慾望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望苑:指宮廷中的園林,這裏借指朝廷。
  • 綺閣:華麗的樓閣。
  • 金鼎:古代用於烹煮的器具,這裏象徵朝廷中的重要職位。

翻譯

在擔任郎官三年之後,突然得到了新的寵幸和任命。 在朝廷的園林中,有才華的文人得到了提升,儒學大師受到了尊敬。 黎明時分,鶯鳥在華麗的樓閣間飛翔,春天裏柳枝輕拂着畫堂。 不久之後,將會在朝廷中擔任重要職務,其他官員們都期待着塵埃落定。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皇甫郎中晉升的喜悅之情,同時也展現了對未來仕途的期待。詩中通過「望苑遷詞客,儒林拜丈人」描繪了朝廷中才子得志、儒者受尊的景象,體現了當時社會對文化和學識的重視。後兩句「鶯飛綺閣曙,柳拂畫堂春」則以生動的自然景象,寓意着新的一天和新的希望。結尾的「幾日調金鼎,諸君慾望塵」則暗示了朝廷中的權力更迭和衆人對新任命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明快,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士人對仕途的嚮往和對文化價值的推崇。

李端

李端

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出自趙郡李氏東祖。嘉祐從侄。少居廬山,師從名僧皎然學詩。大曆五年中進士,後歷任秘書省校書郎、終官杭州司馬。晚年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約卒於興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後數年。子李虞仲。據說李端曾在駙馬郭曖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詩多爲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喬億以爲李端詩「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傳世作品有《李端詩集》三卷。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