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湖南崔中丞

· 戎昱
山上青松陌上塵,雲泥豈合得相親。 舉世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臥龍貧。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諾從來許殺身。 莫道書生無感激,寸心還是報恩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陌上塵:路邊的塵土,比喻平凡的人或事物。
  • 雲泥:雲和泥,比喻天壤之別,指地位懸殊。
  • 臥龍:指隱居的賢才,這裏特指諸葛亮。
  • 移性:改變本性或原則。
  • 一諾:一諾千金,指說話算數,信守承諾。
  • 殺身:犧牲生命。
  • 寸心:微小的心意或情感。

翻譯

山上的青松與路邊的塵土,雲和泥怎能有相親相近的可能? 世上的人都嫌棄良馬瘦弱,只有你不嫌棄臥龍般的貧窮。 千金未必能使人改變本性,但一個承諾卻足以讓人爲之犧牲生命。 不要說書生沒有感激之情,我這微小的心意仍是用來報答恩人的。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崔中丞的感激之情和對其高尚品質的讚美。詩中,「山上青松」與「陌上塵」形成鮮明對比,象徵着詩人自謙與崔中丞的高潔。通過「臥龍貧」與「千金移性」的對比,強調了崔中丞不以貧賤富貴論人,重視誠信和原則的品格。最後兩句直接表達了詩人雖爲書生,但內心充滿感激,願意以微薄之力報答恩人的決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戎昱

戎昱(róngyù),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陝西)。少年舉進士落第,遊名都山川,後中進士。寶應元年,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曆二年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爲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爲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 1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