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瀼西:地名,在今重慶市奉節縣。
- 東屯:地名,也在重慶市奉節縣。
- 一種:同樣。
- 青溪:清澈的溪水。
- 淹留:停留,逗留。
- 稻畦:稻田。
- 市喧:市場的喧囂。
- 近利:追求眼前的利益。
- 林僻:樹林僻靜。
- 無蹊:沒有路徑。
- 衰翁:年老的人,這裏指杜甫自己。
- 剩客:多餘的客人,指不速之客。
翻譯
東屯和瀼西,同樣靠近清澈的溪水。 來來往往的都是茅屋,停留下來是爲了稻田。 市場的喧囂適合追求眼前利益,樹林僻靜這裏沒有路徑。 如果要拜訪我這個老翁,必須讓那些不速之客迷失方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東屯和瀼西的田園生活。詩中,「東屯復瀼西,一種住青溪」表達了詩人對這兩個地方的喜愛,雖然地理位置不同,但都靠近清澈的溪水,環境宜人。後兩句「來往皆茅屋,淹留爲稻畦」則進一步描繪了當地的生活場景,茅屋和稻田構成了詩人生活的主要背景。詩的下半部分,「市喧宜近利,林僻此無蹊」對比了市集的喧囂和林間的寧靜,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嚮往。最後兩句「若訪衰翁語,須令剩客迷」則帶有自嘲和幽默,表明詩人雖然歡迎訪客,但也希望他們能尊重他的隱居生活,不要輕易打擾。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晚年對田園生活的深情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