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教諭

· 盧琦
建安小洙泗,之子去橫經。 遠樹含煙碧,香芹帶雨青。 深衣登講席,綵服戲親庭。 須憶分攜處,吟詩柳外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建安:古地名,今福建省建甌市。
  • 小洙泗:比喻學問之地,洙泗爲古代魯國的兩條河流,孔子曾在洙泗之間講學。
  • 之子:這個人,指高教諭。
  • 橫經:橫放經書,指講學或學習。
  • 香芹:一種蔬菜,這裏指芹菜的香味。
  • 深衣:古代士人的常服,深色衣服。
  • 綵服:彩色的衣服,常用於喜慶場合。
  • 親庭:指父母所在的家庭。
  • 分攜:分別,離別。
  • 吟詩:作詩,吟詠詩歌。
  • 柳外亭:柳樹旁的亭子。

翻譯

在福建的建安,如同小型的洙泗學府,你離去講授經書。 遠處的樹木含着煙霧顯得碧綠,香芹在雨中帶着青翠。 你穿着深色的衣服登上講席,穿着彩色的衣服在父母家中嬉戲。 記得我們分別的地方,在柳樹旁的亭子裏吟詠詩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高教諭的情景,通過「建安小洙泗」的比喻,讚美了高教諭的學問和教書育人的場所。詩中「遠樹含煙碧,香芹帶雨青」以自然景物烘托出離別的氛圍,同時「深衣登講席,綵服戲親庭」展現了高教諭的儒雅與家庭的溫馨。結尾的「須憶分攜處,吟詩柳外亭」則深情地回憶了兩人分別時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不捨與懷念。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