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八首

· 戴良
秋風何蕭瑟,一夜下庭綠。 登高望宇宙,悄悄傷心曲。 人生百年內,四序相迫促。 衰顏與頹運,去去不再復。 今晨與君會,明旦成往躅。 夸父走虞淵,前塗乃爾速。 世人不自悟,朝暮營所欲。 冰炭滿襟抱,殊無一朝足。 奄忽乘物化,身名同草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 宇宙:天地間。
  • 四序:四季。
  • 迫促:急迫,緊迫。
  • 衰顏:衰老的容顏。
  • 頹運:衰敗的命運。
  • 往躅:過去的足跡,指過去的事情。
  • 夸父: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物,追逐太陽。
  • 虞淵:神話中的地名,太陽落下的地方。
  • 前塗:前面的路途。
  • 冰炭:比喻矛盾衝突。
  • 物化:指死亡。
  • 身名:身體和名聲。

翻譯

秋風多麼淒涼,一夜之間使庭院綠葉凋零。 登上高處眺望天地,心中不禁涌起悲傷的旋律。 人生在世不過百年,四季更迭如此急促。 衰老的容顏與衰敗的命運,一旦離去便不再回頭。 今晨與你相會,明早便成爲過往。 夸父追逐太陽至虞淵,前面的路途竟如此迅速。 世人不自省,整日忙於追求慾望。 心中充滿矛盾與衝突,卻從未感到滿足。 轉眼間隨萬物消逝,身體和名聲都如草木般消亡。

賞析

這首作品以秋風蕭瑟、時光易逝爲背景,表達了人生短暫、命運無常的感慨。詩中通過「衰顏與頹運」、「今晨與君會,明旦成往躅」等句,深刻描繪了人生的無常和時光的匆匆。後半部分則批判了世人盲目追求慾望,最終卻一無所獲,身名俱滅的悲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濃厚的悲觀主義色彩,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戴良

戴良

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雲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於黃、柳貫、吳萊。學詩於餘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後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爲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