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登臺望秋月,秋月光陸離。
晻映西南樓,徘徊東北墀。
凝華奪班扇,流輝鑑阮帷。
三五暈尚圓,二八形已虧。
爰有蓬鬢人,長懷桂殿思。
遼城記吟詠,西園憶追隨。
願以薄暮景,承君清夜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陸離:光彩絢麗的樣子。
- 晻映:隱約映照。
- 徘徊:來回走動。
- 墀:臺階。
- 凝華:指月光凝聚的美麗。
- 班扇:班婕妤的扇子,比喻美麗的女子。
- 流輝:流動的光輝。
- 阮帷:阮籍的帷幕,指隱士的居所。
- 三五:指農曆十五,月圓之時。
- 二八:指農曆十六,月開始缺損。
- 爰有:於是有。
- 蓬鬢人:指頭髮散亂的人,比喻自己。
- 桂殿:指月宮,比喻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 遼城:指邊遠的城市。
- 西園:指美好的園林。
- 願以:願意用。
- 薄暮景:傍晚的景色。
- 承君:接受你的。
- 清夜暉:清冷的夜光。
翻譯
登上高臺,眺望秋天的月亮,那月光絢麗多彩。 它隱約映照在西南的樓閣,徘徊在東北的臺階上。 月光的美麗奪去了班婕妤扇子的光彩,流動的光輝照進了阮籍的帷幕。 農曆十五的月亮還圓潤,到了十六就已經開始缺損。 於是有了頭髮散亂的人,長久地懷念着月宮中的思緒。 記得在遼城吟詠,回憶在西園的追隨。 願意用這傍晚的景色,接受你清冷的夜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秋月之景,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詩中「登臺望秋月,秋月光陸離」開篇即展現了月光的絢麗,而「凝華奪班扇,流輝鑑阮帷」則巧妙地運用比喻,將月光的美麗與歷史人物相聯繫,增添了詩意。後文通過對月相變化的描寫,引出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對往昔的回憶,情感真摯,意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