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使之江浙

· 盧琦
持節方臨江海上,乘槎又入鬥牛津。 翠榕秋霽碧天遠,紅葉風微粉署新。 沙路有人迎棨戟,吳山回首近星辰。 東南民力多凋瘵,今日甘霖屬使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持節:古代使臣出使時所持的符節,用以證明身份。
  • 乘槎:乘坐竹筏或木筏,這裏指乘船。
  • 鬥牛津:指銀河,古代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地方。
  • 翠榕:綠色的榕樹。
  • 秋霽:秋天的晴朗天氣。
  • 粉署:古代官署,這裏指官府。
  • 棨戟: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作前導的一種儀仗。
  • 凋瘵:指因疾病或災害而衰敗。
  • 甘霖:及時雨,比喻恩澤。

翻譯

手持符節,正臨江海之上,乘船又進入銀河之中。 秋日晴朗,碧空如洗,紅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官府顯得煥然一新。 沙路上有人迎接儀仗,回首望去,吳山近在咫尺,彷彿觸手可及星辰。 東南地區的民力因疾病和災害而衰敗,今日的及時雨正是使臣帶來的恩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李副使出使江浙的壯麗景象,通過「持節」、「乘槎」等詞語展現了他的威嚴與使命。詩中「翠榕秋霽」與「紅葉風微」等自然景象的描繪,不僅增添了詩意的美感,也隱喻了官府的新氣象。結尾提到「東南民力多凋瘵」,表達了對民生的關切,而「甘霖屬使臣」則寄託了使臣能帶來福祉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使臣的威儀,也體現了對民生的深切關懷。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