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 港口別方思道二闋
山入五羊,江通八桂,仗鉞臨戎。正貢篚新來,交蠻面革,樓船才返黎寇功。柏府風裁,轅門號令,南仲威存北伐名。況一時,三移節鎮,兩轉中悉。
大江月白風清。佇相送、旌旄嶺外行。念諸葛沉機,南人懾服,仲淹英略,西賊聞驚。天子中興,廟謨神武,直挽天河洗甲兵。早歸朝,更將經濟,報答昇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沁園春:《沁園春·雪》是毛澤東的一首詩,這裏引用了詩名作爲標題。
五羊:廣州的別稱。
八桂:廣西的別稱。
鉞:古代的一種兵器,形狀像斧頭。
貢篚:古代的一種禮器。
黎寇:指古代南方的海盜。
柏府:指柏梁臺,古代官署名。
南仲:指南仲,古代官名。
三移節鎮:指三次調動軍隊鎮壓叛亂。
大江:指長江。
諸葛: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
仲淹:指戰國時期楚國名將仲康。
天子中興:指皇帝政權得以恢復。
廟謨:指祭祀神靈。
翻譯
春天的園子裏,山巒蜿蜒如五羊山,江水流淌如八桂江,手持兵器站在戰場上。剛剛進貢禮物,與南方的面革交換,樓船纔剛打敗了海盜的功勞。柏梁臺的風華依舊,城門發佈命令,南方的威嚴依然,北方的征戰聲名遠揚。更何況當今時局,三次調動軍隊駐守要地,兩次轉變中央權力。
大江之濱,月明風清。凝視着相送的人,旌旗在嶺外飄揚。想起諸葛亮的智謀,南方人民畏懼服從,仲康的英明決策,西方敵人聞風喪膽。皇帝政權得以恢復,祭祀神靈祈求武力,直面天河洗淨戰甲兵器。早日回朝,更好地治理國家,回報社會的安定和繁榮。
賞析
這首詩以古代的戰爭場景爲背景,描繪了當時南方與北方的軍事形勢和政治格局。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展現了當時的政治風雲和軍事鬥爭,表達了對國家興旺和人民安定的期盼。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典故和意象,展現了作者對國家興衰的關注和思考。整體氣勢恢宏,寓意深遠。

夏言
明廣信府貴溪人,字公謹,號桂洲。正德十二年進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嘉靖初歷兵科都給事中,以議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禮部尚書。十五年,入閣,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十七年冬,繼李時爲首輔,極受世宗寵眷。二十年,爲禮部尚書嚴嵩、武定侯郭勳所間,罷。不久,復召入閣,然恩眷不及從前。二十一年,爲嚴嵩所擠,以“欺謗君上”罷。二十四年復原官。時嚴嵩爲首輔,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顧嵩。未幾,河套議起,言力贊曾銑復河套,爲嚴嵩所攻,被殺。有《賜閒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
夏言的其他作品
- 《 大江東去和東坡韻病起閒述 》 —— [ 明 ] 夏言
- 《 沁園春 · 港口別方思道二闋 》 —— [ 明 ] 夏言
- 《 大江東去庚子初度,石門少傅、鬆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來賀,即席和答二闋 》 —— [ 明 ] 夏言
- 《 渔家傲 其七 寄贺陈四隅方伯转左 》 —— [ 明 ] 夏言
- 《 阮郎歸 · 送族弟臣赴廣德守 》 —— [ 明 ] 夏言
- 《 渔家傲 其十四 柬佩兰袁子病中三阕 》 —— [ 明 ] 夏言
- 《 秋日同李序菴顧未齋張亭溪飲鄭氏莊 》 —— [ 明 ] 夏言
- 《 玉樓春 · 宮恩莊上元日,鵲營四巢於樓棟誌喜 》 —— [ 明 ] 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