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同心有夢

夢到揚州,依然南浦。綺羅如夢錦如塵,香車寶馬知何處。翠煙籠,十里隋堤,茫茫飛絮。 舉目魂消腸斷,春光如許。瓊花消息竟飄零,荒臺古苑春無主。想鶯花,十二樓前,迷離煙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揚州(yángzhōu):古代中國地名,位於今江蘇省揚州市。

翻譯

夢見了揚州,彷彿置身於南浦。華麗的織物如同夢幻般絢爛,如同塵埃一般飄逸,那些香車寶馬停在何處呢。碧綠的煙霧籠罩着,十里長堤上,漫天飛舞的絮絮飄蕩。

擡頭望去,心神俱消,內心痛苦難忍,春光美好如斯。那瓊花的消息最終飄散,荒廢的臺地和古老的園林春天失去了主人。想起了鶯啼花開的景象,在十二樓前,迷離的煙雨中。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詩人夢中游歷揚州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揚州的繁華景象和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中運用了華麗的詞藻和細膩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揚州春天的美好向往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光和景色的追憶和感慨。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別名復,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明末(南明)詩人,松江華亭人。爲夏允彝之子,師從陳子龍。夏完淳自幼聰明,有神童之譽,“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隨父抗清。其父殉難後,他和陳子龍繼續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年僅十六歲。以殉國前怒斥了洪承疇一事,稱名於世。有《獄中上母書》。 身後留有妻子錢秦篆、女兒以及遺腹子,出世後夭折, 家絕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於松江區小崑山鎮蕩灣村華夏公墓旁。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