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櫓聲:劃船時槳劃水的聲音。
- 六谿:指多條谿流,此処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枯桐:枯萎的桐樹,常用來象征孤寂或衰敗。
- 三逕:指小路,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辤》中的“三逕就荒”。
- 芳草:香草,常用來象征美好的事物或環境。
- 凋客鬢:使旅人的鬢發變得稀疏,暗指衰老。
- 漁蓑:漁夫的蓑衣,這裡指漁夫的生活。
- 風塵:指旅途的艱辛和塵世的紛擾。
- 逝波:流逝的水波,比喻時間的流逝。
繙譯
隔著河岸驚聞伐木的歌聲,月光下櫓聲搖曳著穿越黃河。 六條谿流在白天顯得異常靜謐,枯萎的桐樹顯得格外冷清,春天深了,小路上的芳草茂盛。 滿路的繁霜讓旅人的鬢發日漸稀疏,半江的寒雨讓我夢見了漁夫的蓑衣。 思唸你,卻無奈風塵阻隔遙遠,夜夜愁思隨著流逝的波濤。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黃河邊的景色和旅途的艱辛,表達了作者對遠方友人的深切思唸。詩中,“隔岸驚聞伐木歌”和“櫓聲搖月下黃河”生動地描繪了夜晚的甯靜與旅途的孤獨。後句通過“六谿晝靜枯桐冷”和“三逕春深芳草多”進一步以自然景象映襯出內心的孤寂與對友人的懷唸。結尾的“思君不奈風塵遠,夜夜愁心逐逝波”深刻表達了因距離而産生的無奈與愁思,情感真摯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