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見

· 韓偓
驕馬錦連錢,乘騎是謫仙。 和裙穿玉鐙,隔袖把金鞭。 去帶懵騰醉,歸成困頓眠。 自憐輸廄吏,餘煖在香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驕馬:指駿馬。
  • 錦連錢:指馬身上的花紋如連錢(一種古代錢幣)的圖案。
  • 乘騎:騎馬。
  • 謫仙:被貶下凡的仙人,這裏指騎馬的人風度翩翩,如同仙人。
  • 和裙:指女子穿着裙子。
  • 玉鐙:馬鐙的美稱,鐙是騎馬時踏腳的裝置。
  • 隔袖:指穿着長袖衣服。
  • 金鞭:金色的馬鞭。
  • 懵騰:形容醉酒後迷糊的狀態。
  • 困頓:疲憊不堪。
  • 自憐:自我憐憫。
  • 輸廄吏:輸給管理馬廄的小吏,意指自己的馬不如別人的好。
  • 餘煖:餘溫,這裏指馬鞍上的溫暖。
  • 香韉:裝飾華麗的馬鞍墊。

翻譯

駿馬身上有着錦繡般的連錢花紋,騎在馬上的人如同被貶下凡的仙人般風度翩翩。女子穿着裙子,腳踏玉製的馬鐙,穿着長袖衣服,手持金色的馬鞭。離去時帶着醉意朦朧,歸來時疲憊至極,沉沉睡去。自我憐憫,覺得自己的馬不如管理馬廄的小吏的馬好,但馬鞍上還留有餘溫,溫暖着裝飾華麗的馬鞍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騎馬歸來的畫面,通過「驕馬」、「錦連錢」等詞語展現了馬匹的華麗與騎者的風采。詩中「去帶懵騰醉,歸成困頓眠」生動地表現了騎者醉歸後的疲憊狀態,而「自憐輸廄吏,餘煖在香韉」則透露出一種自嘲與自憐的情緒,同時又不失對馬鞍餘溫的溫馨感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騎者對馬的熱愛以及對生活的感慨。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