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半

· 韓愈
東方半明大星沒,獨有太白配殘月。嗟爾殘月勿相疑,同光共影須臾期。 殘月暉暉,太白睒睒。雞三號,更五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方半明:東方天空剛剛開始發亮。
  • 大星沒:指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通常指金星)消失。
  • 太白:即金星,又稱啓明星,是早晨出現在東方的明亮星星。
  • :伴隨,相伴。
  • 殘月:月末或月初,月亮衹賸下一小部分的狀態。
  • 嗟爾:歎息你,這裡的“爾”指殘月。
  • 同光共影:共同發光,共同投下影子。
  • 須臾期:短暫的時間。
  • 暉暉:明亮的樣子。
  • 睒睒(shǎn shǎn):閃爍的樣子。
  • 雞三號:雞叫三次,表示天快亮了。
  • 更五點:古代夜間計時,一夜分爲五更,每更約兩小時,五點即五更,表示天快亮了。

繙譯

東方天空剛剛開始發亮,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已經消失,衹賸下金星伴隨那殘月。唉,殘月啊,不要懷疑,你和金星將共同發光,共同投下影子,這美好的時刻雖然短暫。

殘月明亮,金星閃爍。雞已經叫了三次,天快亮了,已是五更時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黎明時分的景象,通過“東方半明”、“大星沒”、“太白配殘月”等詞句,生動地勾勒出一幅清晨的畫麪。詩中“嗟爾殘月勿相疑,同光共影須臾期”表達了詩人對殘月和金星共存時刻的珍惜,以及對短暫美好的感慨。最後通過“雞三號,更五點”進一步強調了時間的流逝,增強了詩的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象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感悟。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