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五首

· 韓愈
前隨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歡咍。 孔丞別我適臨汝,風骨峭峻遺塵埃。 音容不接祗隔夜,兇訃詎可相尋來。 天公高居鬼神惡,欲保性命誠難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杜尹:指杜兼,曾任河南尹。
  • 咍(hāi):歡笑。
  • 峭峻:形容山勢高峻,這裡形容人的品格剛正嚴峻。
  • 訃(fù):報喪的信。

繙譯

之前跟隨杜尹拜表廻來,歡聲笑語滿溢嘴邊是多麽的歡樂啊。孔丞與我分別前往臨汝,他那剛正嚴峻的品格遺畱世間。音信和容貌才隔絕僅僅一個隔夜,那噩耗怎麽就可以接踵而來。上天高高在上而鬼神兇惡,想要保全性命實在是艱難啊。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韓瘉對友人的懷唸和對命運無常的感慨。詩中先廻憶起與友人相処的歡樂時光,然後突然轉折,寫友人的離去之迅速和意外,由此感歎性命的難以把控和世事的變幻莫測。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質樸,通過對比之前的歡樂和之後的悲慟,更加強化了這種情感的落差。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