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萬戶曹之任揚州便歸舊隱

擬歸雲壑去,聊寄宦名中。 俸祿資生事,文章實國風。 聽潮回楚浪,看月照隋宮。 儻有登樓望,還應伴庾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雲壑(yún hè):指深山幽穀,常用來比喻隱居的地方。
  • 宦名:官職和名聲。
  • 俸祿:官吏的薪水。
  • 國風:國家的風氣,這裡指國家的文化。
  • 聽潮:聽海潮的聲音。
  • 楚浪:楚地的波浪,這裡指長江的波浪。
  • 隋宮:隋朝的宮殿,這裡指隋朝的遺跡。
  • 儻有(tǎng yǒu):倘若,如果。
  • 庾公:庾信,東晉文學家,這裡指代文學才子。

繙譯

我打算廻到那雲霧繚繞的山穀去,暫時將官職和名聲寄托其中。 我的薪水用來維持生活,而我的文章則反映了國家的文化。 我將傾聽長江的波濤聲,觀賞月光照耀下的隋朝遺跡。 如果有一天我能登上高樓遠望,那時我應該會陪伴著像庾信那樣的文學才子。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淡然態度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擬歸雲壑去”一句,即表明了詩人想要遠離塵囂,廻歸自然的願望。而“俸祿資生事,文章實國風”則躰現了詩人對物質生活與精神追求的平衡態度。最後兩句“儻有登樓望,還應伴庾公”則流露出詩人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對文學同道的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文學藝術的尊重。

戴叔倫

戴叔倫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