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詩十一首
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
我無汲汲志,何以有此憾。
寒雞空在棲,缺月煩屢瞰。
有琴具徽弦,再鼓聽愈淡。
古聲久埋滅,無由見真濫。
低心逐時趨,苦勉祗能暫。
有如乘風船,一縱不可纜。
不如覷文字,丹鉛事點勘。
豈必求贏餘,所要石與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汲汲(jí jí):急切追求的樣子。
- 瞰(kàn):看,望。
- 徽弦:琴上的徽和絃,指琴。
- 愈淡:越來越淡,指琴聲漸漸消失。
- 真濫:真正的濫調,指古樂的真正音調。
- 低心:降低心志。
- 逐時趨:隨波逐流,迎合時俗。
- 祗能(zhǐ néng):只能。
- 覷(qù):仔細看。
- 丹鉛:古代用來校勘書籍的硃砂和鉛粉。
- 點勘:校對,校勘。
- 贏餘(yíng yú):盈餘,多餘。
- 石與甔(dān):石和甔都是古代的容量單位,這裏指少量或微不足道的東西。
翻譯
秋夜漫長,難以等到天明,秋日的白晝又苦於容易變得昏暗。 我沒有急切追求的志向,爲何會有這樣的遺憾呢? 寒雞空自棲息,缺月屢次被煩擾地望見。 我的琴雖有徽弦,但再次彈奏時,琴聲卻越來越淡。 古時的音樂聲早已埋沒,無法再見到真正的濫調。 降低心志隨波逐流,苦苦努力也只能暫時如此。 就像乘風行駛的船,一旦放手就無法再繫纜。 不如仔細研讀文字,用硃砂和鉛粉來校對書籍。 何必追求多餘的盈餘,我所要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東西。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韓愈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追求的感慨。詩中,「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描繪了秋天的漫長和昏暗,象徵着人生的無奈和迷茫。韓愈通過「我無汲汲志,何以有此憾」表達了自己對功名利祿的淡漠,但又對未能實現理想感到遺憾。詩的後半部分,韓愈通過對琴聲的描寫,表達了對古文化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最後,他提出不如專注於文字和學問,追求內心的滿足,而不是外在的虛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韓愈的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