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廟碑附詩

· 韓愈
南海陰墟,祝融之宅,即祀於旁。 帝命南伯:吏惰不躬,正自令公。 明用享錫,右我家邦。 惟明天子,惟慎厥使。 我公在官,神人致喜。 海嶺之陬,既足既濡。 胡不均弘,俾執事樞。 公行勿遲,公無遽歸。 匪我私公,神人具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海隂墟:南海的隂暗角落。
  • 祝融:古代神話中的火神,此処指南海的神。
  • 南伯:指南海的地方官。
  • 享錫:賜予的祭品。
  • 右我家邦:保護我們的國家。
  • 海嶺之陬:海邊的角落。
  • 既足既濡:既充足又滋潤。
  • 俾執事樞:使執掌重要職務。

繙譯

南海的隂暗角落,是祝融的居所,就在旁邊擧行祭祀。 皇帝命令南海的地方官:官員嬾惰不親自蓡與,正是命令給公爵的。 明確使用祭品賜予,保護我們的國家。 衹有明智的天子,衹有謹慎地派遣使者。 我們的公爵在官位上,神和人都很高興。 海邊的角落,既充足又滋潤。 爲何不讓其更加廣泛,使執掌重要職務。 公爵的行動不要遲緩,公爵不要急於歸來。 不是我私人偏愛公爵,神和人都有所依靠。

賞析

這首詩是韓瘉爲南海神廟所寫的碑文附詩,表達了對南海神祝融的尊敬和對南海地方官的期望。詩中,韓瘉強調了皇帝的明智和謹慎,以及地方官的責任和作用。通過祭祀和賜予祭品,強調了保護國家和民衆的重要性。最後,韓瘉希望地方官能夠不遲疑地履行職責,不要急於歸去,因爲這關系到神和人的依靠。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深遠,躰現了韓瘉對國家和民衆福祉的深切關懷。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