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平原別高彬
銀壺綠酒沾春宴,環佩朝回奉天殿。平生不作兒女悲,獨向高彬淚如霰。
高彬昔年桑梓雄,好賢乃有古人風。東林詩社靜來結,北海酒樽長不空。
朅來弓劍已蕭索,短髮如絲猶好客。塞上葡萄火齊紅,宣州梨子鵝兒白。
沉綿不獨重相知,文采今還勝昔時。小樓焚香每讀《易》,淨幾把筆常題詩。
今晨我作平原別,高彬不意情慾絕。芙蓉香冷不堪贈,楊柳枝黃未宜折。
龍灣江口石城頭,一幅蒲帆萬里秋。暮雲紅樹儻相憶,應有音書慰別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環佩:古代女子佩戴的裝飾品,這裏指女子。
- 奉天殿:明代皇宮中的一座宮殿,用於舉行朝會等重要儀式。
- 桑梓:指家鄉。
- 東林詩社:明代文人結社,以詩會友。
- 北海酒樽:指酒杯,北海是地名,這裏泛指酒器。
- 朅來:即「何來」,表示疑問或反問。
- 火齊:古代一種紅色的寶石。
- 宣州梨子:宣州產的梨,以品質優良著稱。
- 鵝兒白:形容梨子的顏色白如鵝毛。
- 沉綿:深沉綿長。
- 文采:文學才華。
- 《易》:即《易經》,中國古代的一部哲學典籍。
- 龍灣江口: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蒲帆:用蒲草編織的船帆。
- 暮雲紅樹:夕陽下的雲彩和紅葉樹,常用來形容秋天的景色。
翻譯
在春天的宴會上,我享受着銀壺中的綠酒,女子們佩戴着環佩,早晨回到奉天殿。我一生不曾爲兒女情長而悲傷,卻唯獨面對高彬時淚如雨下。
高彬昔日在家鄉是個英雄,他有着古人般的好客之風。他曾在東林詩社中結交詩友,北海的酒杯總是滿滿的。
不知何時,弓劍已變得蕭索,我的短髮如絲,卻依然喜歡接待客人。塞上的葡萄紅如火齊,宣州的梨子白如鵝毛。
深沉的友情不僅僅是因爲相互瞭解,我的文學才華如今更勝往昔。在小樓中焚香讀《易》,在乾淨的几案上常常題詩。
今天早晨我告別平原,高彬沒想到我會如此情感激動。芙蓉花的香氣冷淡,不適合贈送,楊柳枝還未黃,不宜折斷。
在龍灣江口和石城頭,一張蒲草編織的帆布在秋風中飄揚。如果夕陽下的雲彩和紅葉樹讓你想起我,希望你能有音信來安慰我的離別之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高彬的深厚情感和離別時的不捨。詩中通過對春宴、朝回、詩社、酒樽等場景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念。同時,通過對高彬的讚美,體現了詩人對友人才華和品格的敬仰。詩的結尾,詩人以秋風中的蒲帆和夕陽下的雲樹爲背景,寄託了對未來重逢的期盼和對離別之情的抒發。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