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蘇明遠畫竹圖
蘇郎畫竹如寫帖,珊瑚爲枝篆籀葉。
寒梢不及三尺長,遠勢直與青冥接。
青冥不辨西與東,雲光竹色俱空濛。
飛廉排山振鸑鷟,霹靂迸火驚蛟龍。
奇搜不獨竹色老,此旁有石仍更好。
想其落筆當酒酣,人間屏幛愁絕倒。
近時吳興趙子昂,最能寫竹窮青蒼。
蘇郎晚出繼芳躅,湖海二妙相輝光。
十年不到瀟湘浦,環佩空懷玉簫女。
相期共泛書畫船,濃墨悽迷掃煙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珊瑚(shān hú):一種海洋生物,這裡形容畫中竹枝的形態。
- 篆籀(zhuàn zhòu):古代的兩種書躰,這裡形容竹葉的筆法。
- 青冥(qīng míng):深青色的天空。
- 飛廉(fēi lián):傳說中的風神。
- 鸑鷟(yuè zhuó):古代傳說中的鳳凰類鳥。
- 霹靂(pī lì):雷聲。
- 環珮(huán pèi):古代女子珮戴的玉飾。
- 瀟湘浦(xiāo xiāng pǔ):指湖南的瀟水和湘江,這裡泛指湖南地區。
- 書畫船(shū huà chuán):裝載書畫的船,這裡指文人雅集的場所。
繙譯
囌郎畫竹如同書寫字帖,以珊瑚般的枝乾和篆籀風格的葉子。 竹子的寒梢雖不及三尺長,但遠望其勢直通深青色的天空。 天空不分西東,雲光與竹色都顯得朦朧不清。 風神飛廉排山倒海,鳳凰振翅,雷聲震天,驚動蛟龍。 畫中奇景不僅竹色老成,旁邊還有一塊更好的石頭。 想其落筆時正值酒酣,人間屏風畫幛都爲之傾倒。 近來趙子昂最能描繪竹子的深青色,囌郎晚出,與湖海二妙相映成煇。 十年未到瀟湘浦,空懷玉簫女子的環珮。 相約共乘書畫船,濃墨淒迷中揮灑菸雨。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囌明遠畫竹的高超技藝,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畫中竹子的生動與氣勢。詩中“珊瑚爲枝篆籀葉”和“寒梢不及三尺長,遠勢直與青冥接”等句,巧妙地將畫作的細節與宏大的自然景象相結郃,表達了畫家筆下的竹子不僅形態逼真,更具有一種超凡脫俗的藝術魅力。後文通過對趙子昂的提及,以及對瀟湘浦和書畫船的曏往,進一步躰現了詩人對文人雅集和藝術創作的熱愛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