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孫蕡
離離谷中樹,燦燦春華芳。 枝葉何盛茂,忽然隨風揚。 流光有凋換,物理安可常。 擾擾路旁子,哀歌使我傷。 杪秋天氣肅,白露結嚴霜。 攬衣不能寐,起視夜何長。 明月出東壁,衆星羅縱橫。 歲暮鶗鴂鳴,百草青自黃。 遠道者誰子,驅車登太行。 太行鬱嵯峨,天路無津樑。 興言念同志,涕下沾我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離離:繁盛的樣子。
  • 春華:春天的花朵。
  • 杪秋:秋末。
  • 攬衣:拿起衣服。
  • 東壁:東方的牆壁,這裏指東方。
  • 鶗鴂(tí jué):杜鵑鳥。
  • 太行:山脈名。
  • 鬱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 天路:比喻艱難的道路。
  • 津樑:橋樑。
  • 興言:發出感嘆。

翻譯

繁盛的谷中樹木,春天裏花朵燦爛芬芳。枝葉多麼茂盛,卻突然隨風飄揚。時光流轉,萬物變化無常。路上忙碌的人們,他們的哀歌讓我感到悲傷。秋末天氣肅殺,白露凝結成嚴霜。拿起衣服卻無法入睡,起身看夜晚多麼漫長。明月從東方升起,星星遍佈天空。歲末杜鵑鳥鳴叫,百草由青轉黃。遠行的人是誰,驅車登上太行山。太行山高峻,天路沒有橋樑。我發出感嘆,想念志同道合的朋友,淚水沾溼了我的衣裳。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離離谷中樹,燦燦春華芳」描繪了春天的生機盎然,而「流光有凋換,物理安可常」則抒發了對萬物變化無常的哀嘆。後文通過對秋末景象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感慨。詩的結尾,詩人通過「興言念同志,涕下沾我裳」表達了對志同道合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摯,令人動容。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