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瞿塘

· 孫蕡
我本江湖遠遊子,扁舟遠過瞿塘水。 瞿塘八月秋風生,天上猿聲落篷底。 鬼門關黑路險幽,我行短髮寒颼颼。 洪濤搖山角井裂,怪石觸雪黿鼉愁。 冥搜欲極造化窟,颯爽始可清毛骨。 朝衝神女弄珠宮,夜瞰鮫人織綃室。 人生哀樂本無端,歷此百折生悽酸。 橈翻健翅疾於鳥,那敢此地長盤桓。 離家江月今三皎,歸棹乘流須及早。 布帆明日掛回飆,晴灘水落漩渦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瞿塘:即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位於今重慶市奉節縣境內。
  • 篷底:指船篷之下,即船艙內。
  • 鬼門關:此處比喻極其險惡的地方。
  • 颼颼:形容風聲或冷風穿過的聲音。
  • 黿鼉:古代傳說中的大龜和鱷魚,這裏用來形容怪石的巨大和可怕。
  • 冥搜:深入搜尋,探求。
  • 造化窟:指自然界的奧祕所在。
  • 颯爽:形容風聲清脆,也形容人的英姿颯爽。
  • 神女:指巫山神女,傳說中的仙女。
  • 弄珠宮:傳說中神女的宮殿。
  • 鮫人:傳說中的人魚,能織綃。
  • 織綃室:指鮫人織綃的地方。
  • 橈翻:指船槳翻動。
  • 健翅:比喻船槳像鳥的翅膀一樣有力。
  • :明亮,這裏指月亮的明亮。
  • 歸棹:歸途中的船。
  • 迴飆:迴旋的風。
  • 漩渦:水流旋轉形成的渦旋。

翻譯

我本是遠遊江湖的人,乘着小船遠行經過瞿塘峽的水域。瞿塘峽在八月秋風中,天上的猿聲從船篷底下傳來。鬼門關般黑暗險惡的道路,我行走時頭髮被寒風吹得颼颼作響。洪濤搖動山峯,怪石觸碰到雪,讓人感到恐懼。我深入探尋自然的奧祕,清脆的風聲讓我的精神爲之一振。早晨我衝向神女的弄珠宮,夜晚我俯瞰鮫人織綃的房間。人生的哀樂本來就沒有端緒,經歷了這些曲折我感到淒涼和酸楚。船槳翻動,速度快如鳥飛,我哪敢在此地長久停留。離家已有三個月亮的光輝,我必須乘早歸去。明天我將掛起布帆乘着迴旋的風,晴朗的灘頭水落,漩渦也變小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乘舟經過瞿塘峽的驚險旅程,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和神話傳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奧祕的探求和對人生哀樂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鬼門關」、「洪濤搖山」、「怪石觸雪」等,增強了詩歌的視覺衝擊力和情感表達。結尾處詩人表達了對歸家的渴望,以及對旅途艱險的深刻體驗,展現了詩人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