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孫蕡
初開草堂三五日,池上鷗鷺日頻來。 桃花枝嫩未堪折,楊柳陰疏還更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居:隱居。
  • 草堂:簡陋的房屋,常指文人隱居的地方。
  • 鷗鷺:海鷗和白鷺,常用來象徵隱逸的生活。
  • :能夠,可以。
  • :種植。

翻譯

隱居之初,草堂剛開三五天,池塘上的海鷗和白鷺就頻繁地來訪。桃花枝條嬌嫩,還不到可以採摘的時候;楊柳的樹蔭稀疏,我便又重新栽種,使其更加茂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孫蕡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得。詩中,「初開草堂」表明了詩人新近開始隱居生活,而「池上鷗鷺日頻來」則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界的和諧景象,顯示了詩人與自然的親近。後兩句通過對桃花和楊柳的描寫,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隱居環境的恬靜與美好,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滿足和享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與恬淡。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